《拉贝日记》入藏中央档案馆

2016-05-07 13:59:00


李明华与托马斯·拉贝签署捐赠协议 王辉 摄

2016年4月6日,托马斯·拉贝和夫人艾丽·拉贝向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捐赠了其祖父约翰·拉贝的《拉贝日记》南京卷,捐赠仪式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举行。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李明华局馆长和中央档案馆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有关专家出席了捐赠仪式,王绍忠副局馆长主持。

此次捐赠的物品包括:约翰·拉贝《拉贝日记》南京卷,即《敌机飞临南京》1-6册(共8本);为表彰拉贝为中国抗战所做贡献,由宋美龄授予约翰·拉贝的领绶采玉勋章1枚;约翰·拉贝使用过的红十字臂章1件;日方发给约翰·拉贝的南京城内通行许可证1件,以及侵华日军宣传单2件。经专家现场鉴定,确认所有物品均为当时保存下来的原件,真实、完整且具有很高的档案价值和文物价值。

1937年12月,面对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时在西门子公司任职的约翰·拉贝和十几位外籍人士,共同发起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约翰·拉贝被推举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们在当时极其危险艰难的环境中,在国际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难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连约翰·拉贝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园中,也都挤进了600多名中国难民。 约翰·拉贝在与丧心病狂的侵华日军周旋,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中国难民的过程中,以其独特身份和视角记录了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示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拉贝日记》的著名篇章。

约翰·拉贝的人道主义壮举一直被中国人民铭记着。2015年9月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及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其中有10位代表是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人士。托马斯·拉贝作为约翰·拉贝的后代接受了纪念章。

捐赠仪式上,李明华感谢托马斯·拉贝先生将《拉贝日记》南京卷这一珍贵的文献遗产托付给中央档案馆,他指出,《拉贝日记》历经坎坷,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其中有很多有待深入挖掘的信息。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后,更多的人希望了解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此次《拉贝日记》南京卷入藏中央档案馆,将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史证。

李明华表示,中央档案馆将全力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献遗产,并欢迎托马斯·拉贝先生继续就《拉贝日记》的内容与中国学者深入研讨。